|
純丙烯酸乳液純丙烯酸乳液 1953年丙烯酸乳液誕生 1953年羅門哈斯公司推出了第一代100%純丙烯酸乳液Rhoplex AC-33,它由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合成。基于丙烯酸乳液的水性涂料沿襲了其它非丙烯酸水性涂料的特點,快干、低氣味和容易清洗,同時丙烯酸乳液也為涂料生產企業帶來了其它優勢。純丙烯酸Rhoplex AC-33乳液的漆膜更耐久,比SBR和PVA有更高的耐堿性。油性醇酸樹脂漆能提供高光的涂膜,漆膜表面光滑,且附著力很好,在外墻涂料和裝飾漆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而當時的Rhoplex? AC-33則僅僅局限于內墻的涂裝。醇酸樹脂漆的耐堿性很差,尤其是新磚石墻面基材上,Rhoplex AC-33的表現則較好,且磚石墻面基材對附著力的要求比木頭基材低,因此Rhoplex ?AC-33成為在此領域中應用的首選。 60年代 第一代丙烯酸乳液附著力差的特點使它們在外墻涂料的應用中經常發生開裂、起泡、剝落的現象。 60年代初研制出新的丙烯酸乳液,科學家們在聚合過程中加入了其他單體,使乳液對新的或刷過涂料基材的附著力大大加強。幾年后,丙烯酸乳液的耐久性通過聚合物合成技術的改進得到了加強,它們被賦予了抗紫外光和防潮的性能,同時著色力和抗粉化也得到了加強。 接著要改進的是成膜性能,丙烯酸乳液涂料往往漆膜過薄,而反之醇酸樹脂和油性涂料由于固含量高和曳刷性能好而表現出更好的成膜性。要使丙烯酸涂料得到相同的性能,則要求與纖維素類增稠劑有很好的配伍性。通過調整乳膠顆粒分布的新的丙烯酸乳液推出了,但是它也產生的粉化的現象;而要增強它的附著力,則需要用醇酸樹脂來改性,而這會犧牲丙烯酸涂料快干、著色和防霉的優點。 緊接著外墻涂料的耐沾污性被提出,硬度較高的丙烯酸乳液推出了,這種乳液平衡了涂料光澤、耐沾污性和抗開裂等性能。值得一提的事它們直至現在還在被使用。 70年代 進入70年代,科學家們開始研究開發在粉化基材上也能有良好附著力的丙烯酸乳液,而這種乳液不使用醇酸樹脂改性。通過調整聚合穩定性,一種有出色附著力的乳液誕生,這種乳液與在同時由羅門哈斯公司開發出的新增稠劑——締合型增稠劑有著非常好的配合。在當時幾乎所有的乳液都被研制成與纖維素類增稠劑配伍,因此這種乳液與締合型增稠劑配合的優點并沒有表現出來。 耐污漬封閉低漆。早在60年代,科學家們通過在不同基材上的試驗,發現早期的建筑涂料乳液并不能用于金屬表面,因為漆膜不能封閉金屬基材遇到潮濕而腐蝕。在當時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使用活躍的顏填料來中和這種化學反應,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就是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損壞。1979年科學家們研制出使漆膜更加緊致的乳液,對基材能有優良的封閉作用。 80年代 80年代丙烯酸乳液的研發開始向特種涂料(如:彈性涂料、高光涂料、工業涂料等)發展。其中最長足的進展來自于乳液和增稠劑完美的配合使用。 能同時滿足平光、絲光和高光的乳液。60和70年代,已經開發出各種能做出平光、絲光和高光涂料,并且有良好附著力的乳液。然而不足的是沒有一種單個的乳液能同時滿足這些配方需求。這就意味著需要一種乳液,既能與纖維素增稠劑又能與締合型增稠劑配合使用,并能保證優秀的附著力。科學家們通過優化聚合技術和添加特 殊單體實現了這個目標,同時這種乳液還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多功能性。然而這種乳液復雜的聚合工藝使生產成本很高,于是科學家又嘗試著改變聚合顆粒的形態來改進工藝. 在過去的工藝中,乳膠顆粒都是球形的,80年代后期,羅門哈斯公司在生產過程中將一些原來球形的乳膠顆粒制造成為大顆粒的葉形,從而使球狀和葉狀的乳膠顆粒同時存在于乳液中。這種新型乳液的優點在于它能在配方時同時提供自然粘度和保證給定粘度情況下的成膜性。大粒徑的葉狀乳膠顆粒能阻止涂料配方時水的流動,配方師們就能在配方時使用較少的親水性增稠劑,從而降低成本并減少表面活性劑的析出。 高光乳液的變革。80年代之前,溶劑型醇酸樹脂仍在高光涂料中占主導地位。丙烯酸乳液無法在不犧牲涂料其他性能的情況下實現高光性。而纖維素類增稠劑在乳液含量較高的配方中會導致體積限制絮凝的局限性也阻礙了丙烯酸涂料在這個方面的發展。70年代開發的締合型增稠劑解決了這個問題,80年代初,與締合型增稠劑完美配合的乳液問世了,它能同時滿足內墻的耐污漬性能和外墻的高光及保色性能。 功能性乳液。金屬漆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沒有一種乳膠漆能在金屬基材上起到防腐作用,主要原因是纖維素類增稠劑使得漆膜不連續,因此涂料的防腐性能主要來自于添加許多化學反應活性的顏填料。用純丙烯酸技術制成的乳液能實現漆膜的連續性。 彈性涂料乳液。科學家們從紡織乳液的應用中開發了彈性涂料,用于遮蓋細微裂紋的外墻涂裝。直至80年代中期,沒有一種丙烯酸乳能滿足彈性涂料的彈性要求,因為它們都過硬,以至無法在各種溫度條件下實現彈性。而用于填縫膠和膠粘劑的乳液柔軟度能實現彈性,但漆膜又太粘,容易沾染灰塵。彈性涂料乳液同時運用了較硬的 聚合物和較軟的聚合物技術,它既能使漆膜具有柔韌性,表面又有一定的硬度,還能使涂料表現出良好的抗張強度。 遮蓋聚合物。羅門哈斯公司在80年代又開發出了遮蓋聚合物。這種由苯乙烯聚合成的粒徑僅0.38-1微米的中空聚合物能在配方中替代鈦白粉實現遮蓋,節省涂料成本,并且從耐擦洗性、耐沾污性、保色性等方面改善涂料的性能。 90年代 90年代環保和低氣味得到重視,人們開始關注涂料中的VOC含量。乳膠漆中的VOC主要來自于成膜助劑帶來的溶劑。如果從平光涂料中去除成膜助劑,乳液將無法良好成膜;而無需成膜助劑的乳液,則會導致漆膜太軟并容易沾染灰塵。于是低VOC乳液誕生了。 內外墻通用型半光乳液成為最受歡迎的產品。它能同時滿足附著力、流平性、耐久性、保色性、抗粉化、耐沾污性等性能要求,并與疏水改性堿溶性乳液型增稠劑或非離子型聚氨酯增稠劑有良好的配合。 增稠劑的作用在配方中越發體現出來。人們開始注重高、中、低剪切粘度對涂料性能的不同影響,增稠劑的產品線也越來越完善 丙烯酸乳液的分類 乳液按產品的用途分類可分為:內墻用乳液、外墻用乳液、彈性乳液、防水乳液、封閉乳液等。 按產品的組成可以分為:純丙乳液、硅丙乳液、苯丙乳液、醋丙乳液等。 |